浙江省出口服装、面料生态安全检测结果不容乐观



    据浙江检验检疫局消息,近日,浙江检验检疫局在对出口服装、面料样品进行生态检测后,发现生态安全检测结果不容乐观。
    浙江局在对送检的出口服装、面料样品随机抽取不同成分、不同加工方式的各类样品37份,按照Oeko-Tex-100标志通用要求对样品的水萃取液pH值、游离甲醛含量、AZO(禁用偶氮染料)、色牢度(三项指标)六个项目进行了检测,37份样品中6个项目全部合格只有4份,不合格率达到83.8%;pH值、耐汗色牢度、耐摩擦色牢度不合格率均在35%以上。主要的问题是深色染色、印花的天然纤维色牢度较差;进行特殊后整理的真丝面料甲醛含量超标较多;采用直接染料和部分酸性染料的天然纤维AZO超标较多;后整理水洗不净pH值超标较多。
    我国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大国,贸易额逐年提高。随着我国与欧盟的纺织品服装贸易迅猛发展,欧盟已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。但是,欧盟国家对我国纺织品服装生态安全指标提出种种要求,已成为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主要的技术贸易壁垒。从这次的检测结果来看,函需引起高度重视,因此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敲响警钟,在国际市场环境下要求得生存和发展,就必须顺应国际潮流,深入研究国际上对生态纺织品提出的要求;在生产过程中尽可能选用绿色染料及先进的后整理工艺,同时加强对出口纺织品服装生态指标的检测,使我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中能持续稳定得到发展。